什么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及风险评估?
信息安全等级对应总结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一-中小企业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有影响力的民企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一地方国企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中央企业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一-军队本标准适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能力等级的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随着安全保护等级的增高,逐渐增强。
1、什么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以及风险评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公民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进行响应、处置。网络等级保护备案分五个级别: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共有几级?1到5级(1级最低5级最高)。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具体如下:1、用户自主保护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2、系统审计保护级。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指导本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3、安全标记保护级。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法律分析: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法律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第四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一)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适用于一般的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三)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四)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