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彬州市永乐镇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培训会作者:张西康为进一步提升全镇干部信息化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筑牢网络安全屏障。2月22日,永乐镇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安排培训会,镇全体领导、干部参加会议,会上,组织镇机关全体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等有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并对我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做了详细安排。

大家不仅要了解网络安全基本常识,更要重点把握如何规范网络操作,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会议强调,镇机关全体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开展安可替代工作的必要性。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全镇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第四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一、网络安全事件分为四级1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I级,红色预警)、2重大网络安全事件(II级,橙色预警)、3较大网络安全事件(III级,黄色预警)、4一般网络安全事件(IV级,
3、网络等级保护几个级别网络等级保护几个级别?共五个级别,分别为: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四级(结构化保护级)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